AI如何创未来?联发科技给出答案
流媒体网| 2019-07-10

  【流媒体网】消息:随着5G正式商用,5G已经由细流变洪流,并成为时代的主题。在5G大潮中,通信、AI、物联网等诸多新技术、新应用也蓄势待发,各个行业、众多企业纷纷布局。而从智能硬件到智能家居,从产品到产业层层递进,更是呈崛起之势。

  IDC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增长了37%,达1.686亿台。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将持续快速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将接近5亿台。智能家居市场正成一片蓝海。

  7月10日,在通信、物联网、AI等领域有着多年积淀和研发经验的联发科技在深圳召开以“AI生活 创未来”为主题的AI合作伙伴大会,分享其在AI领域的行业洞察和发展策略。

  开放共享,打造上下游生态合作

  今年1月,联发科技成立智能家居事业群,这也是联发科技的三大事业群之一,目标是融合优化智能电视领域的既有技术优势及产品,并结合联发科技在影音技术、AI人工智能及IoT物联网领域的技术积淀和研发实力,针对市场需求提供全面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据了解,联发科技的AI技术应用目前涵盖了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无线连接、车用电子等消费领域,同时,还进一步与业内合作伙伴共同推动AloT生态发展,实现资源开放共享,推进产品创新和技术升级,让开发者和硬件厂商无需从头搭建系统便能享受到高效完整的AloT生态服务,不仅为客户节省在研发上的巨量投入,还能帮助设备生产厂商实现产品的快速落地与产业智能化升级,更能让用户享受到丰富优质和智能便捷的服务体验。

  联发科技资深副总经理暨智能设备事业群总经理游人杰表示,通过AIoT平台,联发科技正在打造上下游生态合作战略。而在本次AI合作伙伴大会上,联发科技携手包括小米、阿里巴巴、TCL、长虹、创维、旷视科技、海信等在内的多家人工智能及智能家居合作伙伴进行技术合作,并在会上共同展示包括8K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冰箱、智能机器人等多款遍及商业、教育、娱乐等领域的应用,可以满足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的AI应用需求,践行科技潮流生活的最新体验,实现从内容企业、技术解决方案企业、终端企业等多方的融合发展,打造AloT智能生态。

联发科技资深副总经理暨智能设备事业群总经理游人杰

  而联发科技的产业连接战略,目前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比如此次大会上,小米智能硬件部副总经理陈维扬表示,联发科技作为小米智能硬件最核心的合作伙伴,小米搭载联发科技芯片的智能硬件已累计出货5000万台,比如目前累计销量已超过2600万台的小米路由器,也全部搭载联发科技的芯片。

  8K+AI的正式落地

  “AI让生活更安全、更舒适、更有趣”。联发科技副总经理暨智能家居事业群总经理张豫台在发言中说到。那么,如何让智能家居更智能,真正做到“创未来”?张豫台表示,我们在智能生态中要找的是一个“管家”角色,而不是“助理”,助理是用户讲什么它就做什么,而对管家来说,即使是用户想不到的它也可以做好,二者之间的到达层次是不同的。而智能家居要做到的就是管家的效果,要让用户在家里生活的像一个“贵族”,同时,也不用和家里的众多“佣人”(智能设备)讲话,只需要和“管家”(智能中心)沟通即可。张豫台提出了Smart Hub的概念,其中,电视就是关键一环。

  就在7月8日,联发科发布了旗舰级智能电视芯片“S900”,该系列芯片支持8K视频解码和高速边缘AI运算。此外,采用S900芯片的设备还将支持声纹识别、本地语音助理等功能,并可通过NeuroPilot平台连接智能设备,作为AIoT的控制中心之一。据了解,联发科技S900平台方案现已量产, 终端产品将于2020年初开始对外供货。

  张豫台表示:“联发科技超清8K和AI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带领电视产业进入新的时代,更将推动智能家居产品的开发与落地,构建完善的AIoT生态圈。”而S900芯片无疑能更好地助力联发科技在智能家居领域进一步向前迈进。

  从此次大会联发科技所展示的战略布局可以看出,联发科技在以AIoT万物互联为核心驱动力,并不断完善现有业务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未来智能社会变革方向,协助制造商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另一方面,在把AIoT带入智慧家庭等场景的同时,联发科技必然还将把AIoT带向更广阔的范围,更高效地连接人与信息,实现用户体验的提升,推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游人杰在会后采访中表达了他的希望:当客户想利用AI去开发新产品时,就可以自然想到用联发科的平台。而从联发科技的整体战略中,也确实可以看到,联发科技一直坚持着开放性的AIoT平台策略,秉承“毫无保留拥抱最新科技”的发展理念,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智能生活的普及,进而打造更加友好的AIoT生态系统。

责任编辑:路明玉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