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论|电视厂商再战艺术电视,这次有何不同?
云中| 流媒体网| 2024-03-21
【流媒体网】摘要:2024,艺术电视迎来一波小高峰。

  今年春天,艺术电视的发展迎来了一波小高峰。

  前不久的AWE2024期间,长虹、创维、三星等电视厂商纷纷亮相自家的艺术电视新品,力推家庭场景化美学艺术。

  这里的艺术电视只是统称,具体到各家的产品上,命名会有一定不同,比如三星的画壁电视,海信的艺术电视,长虹的壁画电视,创维的壁纸电视等等。

  以AWE2024为例,长虹推出了长虹壁画+系列电视,包括“星箔”和“臻镜”两个系列;创维亮相了旗下两款壁纸电视新品Q9E和Q8E;三星则发布了新款The Frame画壁艺术电视LS03D,号称是业内首个获得潘通艺术认证的电视;海信艺术电视也得到了其最新AI技术的加持。

  从名字也不难看出,这些产品的共同点都是突出电视的艺术性、观赏性、装饰性,具体就是在作为一台电视的同时,在外观、屏幕、应用等方面有更加艺术化的适配。

  而当电视从“功能性产品”升级为“艺术性产品”时,又能否为销量承压的电视市场带来一些新的增量?

  电视行业刮起“艺术风”

  电视行业的“艺术风”,其实从去年就已经刮起来了,除了我们刚刚提到的电视厂商外,像LG、卡萨帝等,在2023年都有相关产品推出。

  2023年末,京东发布的一份《消费者更喜爱的平板电视年度热卖榜》显示,京东艺术电视自年初以来的销售超预期,成交额同比提升超过8倍。去年618期间,天猫也有数据显示,艺术类电视相关搜索量同比上年增长230%。

  虽然艺术电视的概念早已有之,甚至可以追溯到十年前,但不同于早前厂商们比较分散地入场这一赛道,这两年,电视厂商们显然在把“艺术电视”作为一个更为明确的细分赛道。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赛道中,还有一类比较特别的玩家——投影厂商。

  去年,极米推出了100吋柔光艺术电视MIRA,将“艺术投影”的概念赋予到其投影产品上,包括硬件层面的幕布艺术画框、软件层面的数字艺术馆应用等。

极米柔光艺术电视MIRA(图源:极米官网)

  智能投影“艺术化”的优势在于,使用更加灵活,更能摆脱场景限制,比如直接将画面投到任意一面墙上。

  而且在一些特定情境下,投影带来的艺术体验也会更具沉浸感,比如通过在墙上投出一扇窗,窗户造型不仅能自由选择,而且“窗外”既可以是动态的海浪涛声,也可以是城市的车水马龙,这是目前很多投影产品能够实现的。

  从智能电视到智能投影,也进一步表明,在大屏市场开辟的“艺术赛道”,的确是有一定市场的。

  实际上,随着这两年入局厂商的增多,艺术电视相关标准的制定也在同步进行。

  2023年2月,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团体标准《艺术电视基础规范(暂定名)》立项的公告;11月,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正式发布实施了《艺术电视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和《视觉疲劳测试与评价方法 第3部分 电子纸可读性测试及评价方法》两项团体标准。

  随着相关标准的制定,艺术电视赛道的发展也有望迎来更多助力。

  艺术电视兴起,或是一种必然

  艺术电视逐渐兴起的背后,很大程度上是来自近两年电视行业发展的转向。

  一方面,是当电视行业整体承压,电视厂商们试图寻找新的增量。

  根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为3142万台,同比下降13.6%;根据洛图科技数据,2023年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出货量为3656万台,同比下降8.4%。

  2011-2023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规模走势(图源:奥维云网)

  虽然数据有一定差异,但却都表明着电视出货量达到了近十年最低,反映着电视市场不容乐观的发展状况。在此背景下,艺术电视或将算是一个有望带来增量的新赛道。

  另一方面,是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和消费需求,电视本身也需要更多新变化。

  智能电视发展十多年,一直都是作为看剧观影的设备,但这十多年间,也是智能手机、PAD等屏幕终端极速发展的阶段。这带来的问题是,即便电视屏幕更大、显示更优,但就看剧观影而言,依然容易被其他屏幕分流。

  而且,在显示技术、终端性能等方面,电视短时间已经很难再有革命性的突破。这意味着,电视在继续巩固家庭看剧观影优势的同时,还需要找到更多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

  于是,通过软硬件的创新,拓展电视的使用场景,成了这两年电视厂商们的共同选择。艺术电视这种同时兼具功能性、艺术性、观赏性的设备,自然就是这种拓展下的代表性产物。

  其实除了艺术电视,近两年另一个热门电视品类——可移动、可旋转的移动智慧屏,也是这种拓展下的产物。过去两年,从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大厂到主流电视厂商,都纷纷入局这一赛道,起势颇快,因此2023年甚至被称为移动智慧屏发展元年。

  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消费者购买家电产品的偏好因素中,产品设计独特、智能类家电、产品精致美观占比最大,分别是27.6%、21.3%、17.9%。

  简单理解,就是大家都喜欢更具差异化的产品,尤其是要有颜值。无论是艺术电视,还是移动智慧屏,显然都能归于此列,也成了这两个品类如今加快发展的内在逻辑之一。

  打造市场认知是重点

  虽然切入艺术电视赛道已经是主流电视厂商的共同选择,且这一新品类的确有望给销量承压的电视市场带来一些新的增量,但同时,由于是一个刚刚起步的细分赛道,艺术电视接下来能产生多大的声量,则尚未可知。

  根据洛图科技发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艺术电视在整体市场的零售量渗透率约为1%,销量同比增长近20%。

  如果按其公布的2023年3656万台的电视整体出货量来算,艺术电视2023年的市场规模仅三四十万台,不到电视整体出货量的零头。

  既然作为一个新的电视品类,艺术电视自然要有一个培养用户认知的过程。目前,产业中虽然有了一些相关标准,但由于电视厂商们基本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比如品类名称都尚未统一,这无疑会增加建立起广泛市场认知的时间。

  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在抖音、B站、小红书等平台,厂商们推广艺术电视的策略,很多是以打造一种生活方式,或建立一种生活美学的角度切入,而不再是单纯的强调画质、音质、内容这种很难看出差异化的策略。

  相比之下,前者显然更容易讨得年轻人的欢心,也更容易让用户为电视的“艺术性”买单。

  另外,目前各厂商艺术电视产品的售价,普遍都在五千元以上,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的也十分常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艺术电视的普及门槛。

  虽然电视厂商们可能有硬件成本,或者是想把艺术电视打造成具有更多附加值的高阶电视的考量,但其实,很多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选择艺术电视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其颜值优势。

  所以,一些艺术电视产品可能并不需要太高的配置,就能获得用户青睐。而随着价格降低,艺术电视的普及速度也会加快。

  除此之外,要想用户更乐于为艺术电视买单,只有艺术性这一个差异化卖点,或许也是不够的,如何在此之上给用户提供更多获得感,比如和移动智慧屏的旋转、移动等特性结合,再比如提供更多专属画作、画框,或进行品牌联名等,也是需要厂商们进行更多考量的。

  小结

  总的来说,当下阶段电视厂商们开辟艺术电视新赛道、拓展电视使用新场景的探索,是值得肯定,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有利于为电视市场带来新增量,也有望改善用户对电视的传统认知。

  但同时,作为一个新的电视品类,艺术电视的发展也尚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有待厂商们的进一步发力,也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艺术电视、移动智慧屏等大屏“新物种”的兴起,只是当下电视软硬件变革的一个切面。2024年5月23-24日,由流媒体网主办的「长江论道」将以“洞见新格局·智变新视听”为主题,将从多个维度聚焦大屏之变,寻找视听向新路径,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李楠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