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互联网时代的OTT广告之我见
储锐| 爱家TV| 2013-11-11

    【流媒体网】摘要:有人说,电视行业马上进入互联网电视的时代,但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个人比较赞同同洲电子袁总的观点,其实我们现在正开始经历的是电视互联网时代,而互联网电视只是电视互联网的一种产品形态,无法代表时代。


  “三网融合”这个概念早在2001年提出,相信很多“三网”领域的从业者都知道,不管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融合的情况怎样,我们发现“三网”的融合,核心部分是互联网,因此具备互联网功能的手机、电视机等智能设备行业的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在诸多的智能设备中,电视机不管是从覆盖的用户规模、观看的舒适性等因素,无疑是最有价值的一块屏幕。

  而关于三网融合下的电视行业的发展,业内已经有很多前辈和专家都有自己精辟、独特的观点,但考虑本人的知识背景和广告从业经历,因此,还是从熟悉的广告运作的角度,与业内朋友一起分享关于三网融合背景下的电视广告运作的一些想法,有不妥之处,望不吝指正。

  竞合发展,电视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

  众所周知,在今年,中国的互联网电视行业已经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通道,各种势力、各方流派,你方登场我唱罢,不亦乐乎。但是不仅仅有OTT TV,从电视机上内容播出的角度来看,电视播出业务形态,个人认为会出现三种:纯OTT播出、IPTV+OTT、DVB+OTT,并且会在长期的一段时间内并存。这三种业务形态最大的共同点是OTT(直白说,通过互联网看视频内容),换句话说,所有的电视业务运营主体有可能都愿意接受互联网,中国最大的IPTV运营商百视通假设拥抱OTT,优势业务更加如虎添翼;DVB拥抱OTT,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加大竞争的筹码,应对纯OTT、IPTV对有线业务的冲击。

  有人说,电视行业马上进入互联网电视的时代,但本人并不这么认为,个人比较赞同同洲电子袁总的观点,其实我们现在正开始经历的是电视互联网时代,而互联网电视只是电视互联网的一种产品形态,无法代表时代。

  思路决定格局,每条路的得失都可以借鉴

  上面谈到电视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而作为曾经从事广告策划的选手,我们欣喜的看到了一个大的格局,大格局是什么?个人认为:“OTT+IPTV+DVB”,这是个共3个多亿的用户大格局,相信3亿的用户规模,抛开产品和技术层面的问题,假设您是广告公司的老总,您是否认同这个大格局下的广告价值呢?

  如何构建这个大格局?相信已经有了答案,我们的方法是通过OTT打通三个电视播出形态平台(OTT、IPTV、DVB)。中国的OTT,有中国的特色。每台OTT TV上播出的视频内容,都只能出现在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电视牌照方的内容播控平台中,换句话说,所有的电视机厂商或是机顶盒生产厂商都必须搭载一家电视牌照方才能进行生产、销售和内容播出。

  现在,行业内有的公司已经行动或准备跃跃欲试,想在电视互联网时代构建属于自己的媒体格局,有直接走终端厂商路子的,有走广电路子的,有走电信路子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管结果如何,只要敢于尝试,每一条路的得与失都能够成为借鉴。还有其它思路、具体想法的,欢迎沟通。

  不仅仅是客厅,核心是家庭,偏重孩子的内容更受欢迎

  有人说,现在传统电视厂商、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都在为电视这块屏幕忙的不可开交,背后的目的都是为了抢占客厅,除了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都可以安装电视,因此,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电视机播出的内容的本质是针对整个家庭。而对于家庭来说,核心是孩子,除了影视剧之外,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少儿类的视频内容。

  而本人所在的公司,致力于为全中国少儿家庭提供优质的娱乐、教育内容视频观看服务,近期与ICNTV(最大的OTT TV国家级牌照方)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ICNTV平台覆盖约2200万OTT TV用户,占据该行业的约一半左右份额, ICNTV在内容播控平台上建立以公司产品“爱看动漫”命名的独家一级动漫频道,合作内容包括内容提供和广告运营。在内容这块,“爱看动漫”频道有将近15万分钟的优质动漫内容,完全能够满足中国少儿家庭的所有观看需求。

  厚积薄发,沟通分享,找准自身的位置

  而在OTT广告运营这块,我们的方法是借助OTT牌照方的平台,同时打通IPTV和DVB的两项电视业务,致力于构建中国最大的电视少儿媒体平台,基于集团公司深厚的广告经营背景,我们相信有能力为客户提升品牌的价值。同时作为业内首家涉足OTT广告的公司,真诚希望与各界一起探讨OTT广告行业的发展,欢迎各界朋友多多沟通,有机会共同做大OTT广告市场,在OTT广告领域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责任编辑:lmtwadmin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