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企业到底给电视带来了什么?
刘步尘| 赛迪网| 2013-10-30

    【流媒体网】摘要:大力推进家庭互联网战略的四川长虹以及作为互联网进军智能电视代表型企业的乐视网,在资本市场格外引人注目。也许,短暂的股价涨跌说明不了一切,但是,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电视领域后劲不足的弊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


 

 

    日前,大力推进家庭互联网战略的四川长虹以及作为互联网进军智能电视代表型企业的乐视网,在资本市场格外引人注目。也许,短暂的股价涨跌说明不了一切,但是,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电视领域后劲不足的弊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

    实际上,在产业资深观察人士看来,互联网企业进入电视领域并没有给这个行业施加有价值的影响,换言之,它们给这个行业带来的,既不是创新产品,也不是创新意识,而是营销意识——它们以实际行动告诉主流彩电企业,“宣传应该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一家主流彩电企业负责人这样总结他对乐视的看法:乐视对概念炒作的热情,远远高于它对产品创新投入的热情。曾几何时,彩电行业被视为中国最具营销意识的行业,但是在互联网企业面前他们发现自己相形见绌。

    翻检乐视超级电视的卖点,内行人大多掩口一笑,在他们看来,乐视拿来大肆宣传的“优势”实在算不上什么优势,乐视宣称拥有“三大颠覆”和“两大领先”:颠覆商业模式、盈利模式、营销模式,领先研发模式、产品价值。半年过去了,“颠覆”没有发生,“领先”成了销售持续低迷。

    乐视一度最让人激动的是其盈利模式,所谓“服务费+广告”。当主流彩电企业纷纷宣布“内容终身免费”的时候,内容更丰富、用户体验感更好的主流彩电企业,一下子断了乐视、小米的财路,让“收取服务费”成为几乎不可能。靠广告赚钱同样不靠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销量,拿什么吸引客户投放广告?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这样评价乐视、小米:我们有2000多万台智能电视都不敢卖广告,他们凭什么敢?

    到目前为止,互联网企业做智能电视,仍然是赔本赚吆喝。

    当然,能赚到吆喝也不错。实际上,互联网企业的策略还真是赔本赚吆喝,通过别出心裁的宣传与名义上的低价,吸引消费者关注,是扩大品牌知名度的有效办法。互联网企业“以利润换市场”的策略,很像巴勒斯坦对以色列“以土地换和平”,遗憾的是,巴勒斯坦至今没有得到它想要的和平,虽然土地实实在在换出去了。

    实际上,这还是站在中观的高度看互联网企业,若站在宏观的高度看互联网企业,恐怕就不是令人忧虑那么简单了,有可能是彻底的失望。越来越多迹象表明,家电产品不啻电视要智能化,冰箱、空调、洗衣机乃至小家电都要智能化,而且这些产品将通过网络形成家庭互联网,电视只是家庭互联网的一个节点。目前,互联网企业还停留在“多屏互动”层面,主流家电企业已经开始朝多个智能终端协同迈进,互联网企业的思维,已经被主流彩电厂商甩在后面。未来互联网企业几乎没有咸鱼翻身的可能,因为在电视之外它们压根儿就没有任何积累和布局。

    长虹集团董事长赵勇说,“以后若问我你是卖什么的,我说我是卖电视的,同时我也是卖电视机传感器接口的。”未来的家电终端产品,都将成为传感器,采集海量消费者信息,这就是大数据——一个想象空间巨大的市场。

    智能电视有今天,是主流彩电企业鼎力推动的杰作。止于目前,互联网企业对智能电视产业发展的贡献仍远远小于电视企业,预计未来也是。

    当然,守业不见得可耻,关键在于你能为行业发展做什么。至今,我们看中国互联网企业对智能电视产业的贡献,还仅仅停留在营销观念层面(暂时还谈不上营销模式的突破),对产品与技术的贡献基本上是零。这也是主流彩电企业对互联网企业大为不满的地方,在他们看来,互联网企业要掠人之美,必须得有拿得出手的硬通货,互联网的基因是创新、包容、开放,而中国互联网企业却长于炒作或营销,与互联网精神格格不入。目前,中国主流彩电企业至少有4家已跻身全球彩电前十,而乐视、小米至今未跻身全球互联网企业前100。

    一个企业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一是创新意识,二是工业精神。主流彩电企业已具备互联网企业的创新意识,而互联网企业却未具备主流彩电企业的工业精神。

    当主流彩电企业致力于显示技术、操作系统及上游产业链架构的时候,以“创新”、“颠覆者”自诩的互联网企业却举起了“价格战”的屠刀,折射出中国互联网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已成致命短板,这正是人们担心中国彩电行业有可能“重蹈价格战覆辙”的重要原因。

    互联网企业扮演的应该是“鲶鱼”而非“屠夫”,对中国乃至全球家电产业的发展应该是正能量而非负能量。我无疑蔑视互联网企业,只是善意地提醒互联网企业要有自知之明,在发誓“颠覆”之前,先补补课,成为一个考试及格的学生。

责任编辑:lmtwadmin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