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ku该如何改善其产品 叫板Chromecast
CNET科技资讯网| 2013-08-13

    【流媒体网】摘要:虽然Roku推出的流媒体播放器并不像Google新推的Chromecast电视棒那样热销,但本文将指出一些Roku可以从Google的Chromecast电视棒中学习的事项。


    虽然Roku推出的流媒体播放器并不像Google新推的Chromecast电视棒那样热销,但本文将指出一些Roku可以从Google的Chromecast电视棒中学习的事项。

  随着这款Chromecast电视棒的推出,Google已震撼了流媒体视频世界。这款35美元的电视棒能够有效地将任何“无声的”HDTV转换成一台播放Netflix和YouTube视频的智能电视,而且任何一台iPhone、Android手机或平板电脑都可作为其远程遥控使用。

  一些权威人士迅速宣称这款绝对买得起的Chromecast电视棒是流媒体世界的顶级新贵(“神奇的Google设备”),并推测它将击败当前流媒体市场主导者苹果Apple TV和Roku,成为该领域主导。虽然这些权威人士发表这些声明时还未真正使用过该产品,但从当前该电视棒在网络上的火热程度,Google已经毫无疑问地引起了消费者们的强烈关注。CNET官方曾表示:我们对Chromecast电视棒提供的价格很满意,但我们认为它需要再升级一些功能,这样才值得向更广泛的、非科技爱好者观众们推荐。

  在喧闹的Chromecast电视棒热潮中,Roku曾推出的一款类似于Chromecast的流媒体电视棒被人们遗忘在角落,名为Roku Streaming Stick(影音串流棒)系列产品。 主要包括2012年推出的Roku旗舰流媒体播放器Roku 2 XS(现已停产),和已经取代它的Roku 3,两者的外形都类似于Chromecast电视棒。
 
  同许多其他的Roku盒子一样,Roku Streaming Stick在内置应用的丰富多样这一点上能够打败应用贫乏的Chromecast电视棒。Roku的影音串流棒产品拥有的应用频道包括Netflix、Hulu Plus、Amazon Instant、潘多拉(Pandora)、 Crackle、Spotify、Vudu和HBO Go等。但Roku似乎淡化了其串流棒的存在——在该公司的网站上甚至都很难发现它。但笔者认为,疯狂的Chromecast电视棒热暗示着,现在正是Roku重振其Streaming Stick产品的最佳时期。
 
  以下是笔者对Roku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将(理论上的)Roku Streaming Stick 2.0打造成一款更优产品。或许它最终并不能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Chromecast杀手,但它至少要比Roku当前的、也可能是目前最好的Roku Streaming Stick产品好很多。
 
  1.添加一款真正的YouTube应用。
 
  这一点仍是所有Roku盒子的唯一弱点,从50美元的Roku LT到100美元的Roku 3。的确,在任一Andriod或苹果iOS设备上使用免费的Twonky应用,你都可以通过Roku盒子将设备中的YouTube视频转入到你的电视中,而有些讽刺的是,其采用的是Chromecast风格的镜像技术。而且正如一名Roku代表向Gigaom网站指出的,许多关键的YouTube视频第三方提供商已经可以通过其自己的应用在Roku盒子中推出视频,包括Machinima、Vevo、College Humor以及其他第三方视频提供商。如果Roku盒子能够拥有一款真正的YouTube应用,那么将使得用户在实际使用时更加方便。然而作为YouTube的拥有者,Google是否会与Roku合作,使得这家可谓其硬件竞争对手的视频服务商能如愿以偿,还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2.增加远程遥控附件。
 
  Chromecast电视棒并没有专门的远程遥控设备。取而代之的是用户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由于用户设备中已经拥有Netflix和YouTube应用,因而只需点击一个图标,你手中持有设备屏幕上的视频就可以出现在大屏幕的电视上。然而,据推测,有些人喜欢边看电视边与朋友通过Facebook或者Twitter进行交流互动,这些用户一定更希望能够拥有一个远程遥控配件,相比如今的触摸屏控制,他们甚至更喜欢一个过时的遥控器。因此,虽然在智能手机屏幕上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搜索和选择信息,但笔者还是更喜欢有一个专用的硬键远程遥控器。
 
  值得高兴的是,对这一点,Roku已经拥有了两全其美的方法。该公司近期已经推出了一款Android和iOS远程遥控应用,因此,如果有人不喜欢该公司极简版的遥控器,便可在进行初始设置后将其束之高阁了。
 
  重点是,只要Roku Streaming Stick不需要硬键遥控器便可运行,那么你可以将它作为Roku合作的一个可选附加配件。鉴于当前的Roku远程遥控单独售价约为34美元,那么这一可选项将有助于用户以近50美元的价格购得一款Roku Streaming Stick。
 
  3.添加屏幕镜像功能。
 
  其实对笔者而言这一点并不是很重要,但笔者了解到,很多极客们对Chromecast的屏幕镜像功能有些喜爱,它可以将Mac和Windows PC屏幕上的内容直接传送到电视机。然而在评测中,我们发现Chromecast的屏幕镜像仍只是一项测试功能,还无法达到100%的流畅。
 
  Roku的远程控制应用主要以一项名为“Play on Roku”的功能为特色,它几乎可以同苹果的AirPlay功能相媲美,能够将用户手机中的任何音乐或照片发送至电视。Roku近期刚发布了支持该功能的iOS版应用,目前只适用于iPhone中的视频。但如果Roku添加了这项功能,那么笔者认为PC/Mac的屏幕镜像功能应该也不会太难实现。
 
  4.添加USB供电端口。
 
  这是最需要改进的一点。目前Roku Streaming Stick产品只能够与支持即插式MHL-HDMI端口的电视相匹配。与标准HDMI不同的是,MHL端口能够给连接的移动设备提供足够的电力。这样,即使输入端停电关机了,Roku Streaming Stick产品仍可启动并继续运行。
 
  如此,Roku便可以处于“始终开启”状态,随时等待切换。否则的话,每当电视被打开时,Roku都需要进行一次全面启动,这对想要直接跳转到Netflix电影的用户来说就不好玩了。但这项功能仅限于支持MHL端口的电视。尽管你会在2013年看到越来越多支持该端口的电视,但该功能仍未得到广泛支持。如果你的电视已经有好几个年头,就更不支持这项功能了。
 
  在这一方面,Chromecast有一套简单的变通方案:该电视棒有一个微型USB输入端口,类似大多数手机,虽然它看上去不是很美观,毕竟谁也不喜欢带太多的电线,但是它可以通过电视机USB接口或是通过电源适配器为Chromecast供电。
 
  如果Roku在其Streaming Stick产品中采用相同的设计,仅仅添加一个USB端口,那么它将有效地改变该产品目前的生产状况。它将不再是只兼容少数支持MHL端口电视的设备,而将适用于市场上几乎所有的高清电视。这将使它从利基市场转向主流市场。
 
  5.降低售价
 
  Chromecast电视棒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最低35美元的标价。这直接击败了Roku当前的低端产品——50美元Roku LT和60美元Roku HD。而这两款产品几本相同,后者仅比前者多一个“即时回放”按钮。
 
  实际上,尽管Roku LT拥有数以百计的应用和专用远程遥控,它当前在亚马逊上的售价也仅为40美元,比Chromecast电视棒只贵了5美元。
 
  在撰写本文时,亚马逊上当前的Roku Streaming Stick设备售价为84美元。当然,其中包括价值大约30美元的远程遥控附件。最后,如果将USB数据线和电源适配器等带来的价格增长因素考虑进去,笔者希望Roku可以在以近50美元的价格出售一件产品的同时,仍能够获得利润。虽然这样的要求很难做到,但并非不可能。
 
  苹果的情况如何呢?
 
  苹果目前还没有推出一款苹果Apple TV版本的电视棒,但这并不说明该公司不能按照本文的思路来推出一项计划。Apple TV目前已经拥有YouTube应用及远程控制应用,同时它也支持屏幕镜像功能,而且还拥有卓越的Airplay功能。因此,苹果只需决定是否要采用配有USB供电端口风格的电视棒设计,以及是否想要加入一场价格战即可。鉴于苹果已经以99美元的价格售出1300多万台Apple TV电视盒,而且苹果一直拒绝打价格战,笔者认为苹果不会推出电视棒。然而,笔者也赞同其同事斯科特·斯泰因(Scott Stein)的观点: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或许苹果会推出一款更强大的Apple TV电视盒,能够兼做两用。
 
  Roku箭在弦上
 
  无论苹果是否会推出一款电视棒,Roku是真真正正能够从Chromecast的热销中受益匪浅。一款便宜、配有USB供电端口的Streaming Stick 2.0绝对可以成为Chromecast电视棒的替代物,动摇Chromecast所谓的流媒体新贵主导地位。更重要的是,Roku工程师们不必从头开始设计产品,而只需改善其当前市场上已经存在Streaming Stick就可以了。
 
  如果Roku真的出售这样的产品,笔者一定会花40或50美元购买它。

责任编辑:lmtwadmin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